生與死是人生當中的兩件大事,尤其是死為人生當中的終點,所以一般習俗特別重視因而制定喪禮,所謂〝人死為大,葬之以禮〞再說也具有對喪親者的悲傷撫慰功能。
台灣人對死亡的觀念是靈魂不滅,,認為人介是肉體與靈魂的結合,當人死後,肉體歸為塵土,靈魂離開身體求存於宇宙之間,同時靈魂會對子孫加以保護,因死生前子孫要盡孝,死後子孫要祭祀,論語中其一章節有提到〝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;孝子之事親也,有三道焉;生則養,沒則喪,喪舉則祭,養則觀其顧也,喪則觀其哀也,祭則觀其敬〞。
時傳統農業社會生活步調緩慢,故許多生命禮俗以一件件瑣碎做來,但今日工商社會,一切講求時效,便以簡單莊嚴即可,,避免繁複奢華是當今處是之道。
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生命得過程:出生時固然抱著無限的希望而來,死亡時同樣也抱著似錦的前程而去人生必須慎其始而善其終,養其生而尊其亡。人生的有始有終正如自然界的一切現象相同;有生必有死,有起必有滅。 勸病危者一心念佛,萬緣放下,切勿怕死,不要貪戀家屬親友和產業財務。更不 要心慌意亂,應該一心念佛(可補充說明隨三種力量往生一事)。傳統的喪葬禮儀有許多情節已和現代人的文明脫節。亡者家屬多半唯有順從古老的習俗,少數人雖有心對於亡者的後事,做得更有尊嚴,卻又不知從何著手。絕對多數的喪葬儀典,除了盡可能在表面排場喧鬧,實際上並沒有給予亡者應有的尊嚴,也不能給予生者當得的安慰。比較做法如下:
靈堂對亡者而言是前往西方佛國的起點,對生者而言是共同來此恭送未來佛陀前往西方的淨土。對亡者作懇切的追思及虔敬的祈福,對其家屬親友也能達到安慰及關懷的目的。做佛事主要以福慧雙修為目標;修福;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供養三寶、孝敬父母、普施貧病。修慧;看經、拜佛、課誦、聞法、打坐、講經、念佛。 自己不做佛事,死後由親友請人來代做,功效則又差多了。地藏經云:為先亡眷屬做任何佛事,七分功德,生者可得六分,亡者僅得其一。做佛事就是召請亡者臨壇聽法,化解煩惱業力,以得超生離苦,要以虔誠、肅穆、莊嚴的心情來做,家屬親友盡可能全體參加,能夠跟隨持誦最好,否則亦隨眾參予聆聽禮拜。能夠七七四十九天之中,每天做佛事當然最好在四十九天之內,等待因緣成熟,隨重、隨習、隨隨念轉生。亦比較做法如下:
法鼓山 聖嚴法師 提倡禮儀環保,發揚中國固有倫理精神以「佛教的信仰,現代人的立場」推動「慎終追遠,冥陽兩利」的佛化奠祭。在簡化、節約、惜福、培福的原則下完成隆重、肅穆、整齊、祥和而又莊嚴的佛事。讓人人感受到人生的終點,不是生命的結束,乃是無限的延伸及圓滿的連續,以佛教的觀點而言;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。人生的結束,雖不是喜事,也不是喪事,乃是一場莊嚴的佛事。比較一般儀式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