殯葬禮儀

佛教禮儀

生與死是人生當中的兩件大事,尤其是死為人生當中的終點,所以一般習俗特別重視因而制定喪禮,所謂〝人死為大,葬之以禮〞再說也具有對喪親者的悲傷撫慰功能。

台灣人對死亡的觀念是靈魂不滅,,認為人介是肉體與靈魂的結合,當人死後,肉體歸為塵土,靈魂離開身體求存於宇宙之間,同時靈魂會對子孫加以保護,因死生前子孫要盡孝,死後子孫要祭祀,論語中其一章節有提到〝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;孝子之事親也,有三道焉;生則養,沒則喪,喪舉則祭,養則觀其顧也,喪則觀其哀也,祭則觀其敬〞。

時傳統農業社會生活步調緩慢,故許多生命禮俗以一件件瑣碎做來,但今日工商社會,一切講求時效,便以簡單莊嚴即可,,避免繁複奢華是當今處是之道。

佛教禮儀

圖示-東興生命禮儀公司

一、臨終處理說明

佛教的觀點來看生命得過程:出生時固然抱著無限的希望而來,死亡時同樣也抱著似錦的前程而去人生必須慎其始而善其終,養其生而尊其亡。人生的有始有終正如自然界的一切現象相同;有生必有死,有起必有滅。 勸病危者一心念佛,萬緣放下,切勿怕死,不要貪戀家屬親友和產業財務。更不 要心慌意亂,應該一心念佛(可補充說明隨三種力量往生一事)。傳統的喪葬禮儀有許多情節已和現代人的文明脫節。亡者家屬多半唯有順從古老的習俗,少數人雖有心對於亡者的後事,做得更有尊嚴,卻又不知從何著手。絕對多數的喪葬儀典,除了盡可能在表面排場喧鬧,實際上並沒有給予亡者應有的尊嚴,也不能給予生者當得的安慰。比較做法如下:

正信的佛教做法
  • 1、鼓勵助念8至12小時
  • 2、供奉鮮花素果
  • 3、家人至誠懇切專心助念
  • 4、設置三聖像
  • 5、助念期間不搬動亡者以免增加其痛苦
  • 6、為亡者蓋上彌陀往生被
  • 7、為亡者開示,勿增加對世間之掛念。
圖示-東興生命禮儀公司
圖示-東興生命禮儀公司

二、莊嚴佛事說明(七七四十九天之內)

靈堂對亡者而言是前往西方佛國的起點,對生者而言是共同來此恭送未來佛陀前往西方的淨土。對亡者作懇切的追思及虔敬的祈福,對其家屬親友也能達到安慰及關懷的目的。做佛事主要以福慧雙修為目標;修福;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供養三寶、孝敬父母、普施貧病。修慧;看經、拜佛、課誦、聞法、打坐、講經、念佛。 自己不做佛事,死後由親友請人來代做,功效則又差多了。地藏經云:為先亡眷屬做任何佛事,七分功德,生者可得六分,亡者僅得其一。做佛事就是召請亡者臨壇聽法,化解煩惱業力,以得超生離苦,要以虔誠、肅穆、莊嚴的心情來做,家屬親友盡可能全體參加,能夠跟隨持誦最好,否則亦隨眾參予聆聽禮拜。能夠七七四十九天之中,每天做佛事當然最好在四十九天之內,等待因緣成熟,隨重、隨習、隨隨念轉生。亦比較做法如下:

正信佛化莊嚴佛事做法
  • 1、家中設置靈堂(三聖像及蓮位)
  • 2、香、燈、鮮花、水果供養
  • 3、四十九日內茹素
  • 4、佈施、濟貧、供養三寶、捐贈社會公益
  • 5、七七四十九天內,天天做佛事(誦經念佛)
  • 6、參加佛寺共修,超度亡者,功德迴向。
  • 7、以素色念珠作為「戴孝」傳統。
圖示-東興生命禮儀公司
圖示-東興生命禮儀公司

三、奠祭儀式說明

法鼓山 聖嚴法師 提倡禮儀環保,發揚中國固有倫理精神以「佛教的信仰,現代人的立場」推動「慎終追遠,冥陽兩利」的佛化奠祭。在簡化、節約、惜福、培福的原則下完成隆重、肅穆、整齊、祥和而又莊嚴的佛事。讓人人感受到人生的終點,不是生命的結束,乃是無限的延伸及圓滿的連續,以佛教的觀點而言;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。人生的結束,雖不是喜事,也不是喪事,乃是一場莊嚴的佛事。比較一般儀式如下:

正信佛化奠祭做法
  • 1、簡化而不失應有禮節隆重舉行。
  • 2、不因節約而隨便辦理莊嚴的佛事。
  • 3、儀式中充滿著祥和、溫馨肅穆的氣氛。
  • 4、式場的四周以黃色布幔圍繞。
  • 5、家屬身著黑色衣、褲、鞋或黑袍整齊莊嚴。
  • 6、沒有繁文縟節不合時宜的程序(以生平介紹代替宣讀哀傷的祭文)。
  • 7、隆重的儀式,莊嚴肅穆的氣氛,達到祈福追念的目的、感恩的目的。
  • 8、會場佈置樸素、柔和、溫馨讓參加者對往生者由然升起尊敬感恩的心。
  • 電話TEL
    0952533731李建融 專業禮儀師 / 0919712576 趙小姐 禮儀業務
  • 地址ADD
    台中市太平區中平路87號
  • 服務時間SERVICE
    24小時服務
  • 信箱 E-MAIL
聯繫東興生命CONTACT US